不情愿的新兴亚洲国家可能将加息推迟到2022年
根据经济学家进行调查的预测中值,预计包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全部8个亚洲新兴经济体将在2021年
预计亚洲新兴国家的央行今年将选择支持本国经济复苏,而不是应对价格波动。
根据经济学家进行调查的预测中值,预计包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全部8个亚洲新兴经济体将在2021年前保持基准利率不变。
较高的实际利率将使亚洲一些央行得以保持不变,而对其它央行而言,近期通胀抬头将趋于缓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利率走势,而该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将密切关注美联储(fed)本周的会议。
"为支持经济复苏,亚洲各国央行料将维持宽松立场,避免暗示未来将升息,"星展银行(DBS)利率策略师Duncan Tan表示。
Tan补充称,考虑到近期通胀水平上升,菲律宾央行和印度央行似乎最有可能因通胀原因升息。
菲律宾央行去年将基准利率下调了200个基点后,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即便通胀率高于央行设定的2%-4%的目标。BSP预计今年的平均物价涨幅将略高于目标,而央行行长Benjamin Diokno则暗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时,央行将维持政策不变。
香港汇丰控股首席东盟经济学家Joseph Incalcaterra说:“2021年,实际政策利率可能会平均接近-3%,随着经济逐渐重新开放,即使是边际需求侧的价格势头也会要求采取不那么宽松的政策立场。”
印度、韩国
对于正在遭受全球最严重Covid-19疫情的印度来说,3月份批发价格上涨速度加快,为2012年底以来最快,反映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投入成本上升带来的上行压力。与此同时,上个月印度消费者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了5.52%,虽然仍在印度央行设定的2%-6%的目标区间内,但仍超出预期。
韩国也是该地区第一批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国家之一,即使这意味着要等到2021年以后,因为该国的病毒感染量相对较低,而且从全球电子产品繁荣中受益颇多。
“我们仍然相信,韩国将是最早在疫苗研发方面取得进展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巴克莱银行的经济学家Angela Hsieh说。“流动性的改善应有助于支持私人支出和劳动力市场的复苏,这仍是韩国央行考虑正常化时所缺少的因素。”
不同的增长和通胀预期正在市场中显现。3月,外国投资者在韩国上市债券上的净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9.1万亿韩圆(82亿美元),利率互换已经反映出未来三年将上调约100个基点,因此不太可能出现抛售。然而,根据现有数据,印度和菲律宾今年迄今的债券市场净流出总额超过40亿美元。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疫苗接种的进展(许多经济体正面临供应短缺),以及该地区一些经济体能多快遏制最近病例激增的势头。与此同时,它们的经济总体上比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处于更好的地位,充沛的外汇储备和繁荣的商品贸易作为两个缓冲,这将给央行提供一些空间来考虑利率正常化。
鉴于诸多不确定性和普遍的低通胀气氛,分析师通常不愿押注任何一个经济体将成为亚洲新兴经济体中率先加息的经济体。新加坡华侨银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财政部研究和策略主管Selena Ling表示,亚洲各国央行很难“积极”加息,除非它们在对抗快速的资本外流。
凌表示,与美联储一样,"通胀过高在很大程度上将被视为暂时现象,本身不应引发该地区的调整。"“在这个关键时刻,随着病毒突变和新冠肺炎病例的重新出现,大多数人会犹豫是否要走在潮流的前面。”
对债券投资者来说,“但这可能不是世界末日,”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驻香港的亚洲利率策略师Kiyong Seong表示。他表示:“新兴市场央行能否在这个周期内大幅上调政策利率,相当令人怀疑。”“如果市场反映出一定程度的紧缩,债券投资者将安然无恙。”
经济复苏 2022年 新兴亚洲 亚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