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万国数据CEO黄伟:强化战略彰显价值 扩大优势面向未来
11月2日,万国数据成功回港二次上市,收市报每股83.00港元,较发售价每股80.88港元上升约2.62%,随后持续攀升。截至11月4日收盘,万国数据股价为85.80港元,累计市值达1262亿港元。
凭借超1200亿港元的市值,万国数据跃居为全球市值第三大的数据中心供应商,也是IDC企业回港二次上市的第一股。
本次回港上市对万国数据意义重大。对此,万国数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伟表示:“从去年开始,香港在制度上做出重大变革,市场也越来越国际化,为包括万国数据在内的一些高科技公司上市,提供了更为成熟的市场条件。此次上市,将有利于帮助万国数据进一步夯实亚洲区域资金投资者基础,分散投资主体的构成,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从而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市场知名度。”
二次上市的动机:视野与战略
2020年,是中国发展5G的元年。在此之下,5G技术会带来更丰富的应用和更多的数据,也会驱动更多算力的要求,这对于数据中心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据iResearch,中国的数据生成总量预计将以29.7%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19年的9.6 ZB增长到2024年的35.2 ZB。高速增长的数据流量需求将推动数据中心强劲发展。
与此同时,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为相关领域的市场发展带来了更多确定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底层算力基础设施,让更多行业认可了其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的角色转换。
云计算、5G、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成熟及大规模落地应用,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连接世界,进而产生海量的数据,催生更多应用场景。虽然目前中国还处在云计算发展早期阶段,但随着更多与数字化相关的应用场景的出现,未来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此外,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强劲后力,数据中心将获得更大发展潜力。黄伟表示:“未来五年到十年,互联网与云计算依然是驱动数据中心市场需求的强大动力。”
前景广阔,赛道火热,大量的玩家涌入行业之中,而万国数据早已深处其中,且以独特的路线与持续的耕耘成功突围。
据了解,当前,数据中心已形成“平台型、区域型、项目型”行业格局,其中,平台型数据中心在更好满足客户对“多云多网”的部署要求和不同数据延时性的需求等方面,优势显著。黄伟表示:“由于主要的云计算及互联网客户需要构建基于核心城市、多中心的数据中心运营模式,因此广泛地覆盖一线城市并布局数据中心资源,尤为重要,而平台型数据中心可以很好地满足客户对资源布局的要求。同时,确保运营商选择自由,能够高效、便利地获取云连接服务及数据中心内部互联服务,也是这类客户所看重的因素。”
目前,万国数据作为唯一一家平台型数据中心,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数据中心平台化布局,并持续战略性部署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核心经济枢纽的数据中心资源。同时,依托中立于运营商的定位,及承载众多国内外主流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优势,可根据客户不同技术标准、同城或异地连接要求,进一步利用技术和云网资源等优势,加强数据中心的互联属性,从而为客户灵活定制一站式解决方案。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万国数据在全国已拥有近60座自建数据中心,服务超过670家客户,包括大型的云服务提供商、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和IT服务提供商、国内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长期发展的方向:目光与坚持
黄伟强调:“万国数据不会打无准备之仗,我们的成长逻辑持续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坚定地聚焦一线市场发展及布局,第二,紧跟客户需求不断扩大我们的资源覆盖。”
而支撑万国数据发展的则是其运营效率的改善,在其业绩表现中便可窥探一二。
过去几年,万国数据的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可比公司。2017年-2019年,净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6.16亿元、27.92亿元、41.2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6.63%;同期调整后的EBITDA分别为人民币5.12亿元、10.47亿元、18.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2.69%。
2020年上半年,万国数据净收入为25.83亿元,同比增37.59%;调整后EBITDA为12.05亿元,同比增长约48.52%,在疫情冲击下依然实现了快速增长,彰显出IDC市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抗周期性。
此外,万国数据经调整EBITDA率不断创历史新高。2017-2019年,经调整EBITDA率分别为31.7%、37.5%及44.2%。2020年上半年,调整后EBITDA率为46.7%,同比增长3.5个百分点。
据了解,此次香港二次上市后,万国数据将会把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用于通过跨市场的战略资源获取扩展高性能数据中心平台,创新及发展与数据中心设计、建造及运营相关的新技术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黄伟表示:“对于未来,万国数据充满信心和希望,我们希望五年内再造一个三倍于今天的万国数据。我们将会继续强化数据中心平台战略,提升我们平台的价值,拓展我们平台的地域和资源覆盖,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客户部署他们的业务。同时,我们也将持续推动Smart DC的产品研发,形成我们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产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