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资讯

财经资讯

背后的故事:碧桂园为扶贫到底下了多少功夫?

2020-11-26 15:21:39 admin
  2020是脱贫攻坚战收官年,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批批发展壮大起来的房地产

  2020是脱贫攻坚战收官年,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批批发展壮大起来的房地产企业,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勇担时代责任,用更美好的行动回馈社会,用另一种爱的方式改变社会面貌,继续着社会中坚力量的担当精神。

  比如碧桂园,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深入,从单个项目帮扶阶段、试点驻村扶贫阶段、大规模驻村扶贫阶段,到现如今的全国9省14县全面推进阶段,碧桂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通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并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情况,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形成了“可持续、可造血、可复制”的“4+X”扶贫模式。

  岁尾年初,复盘过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碧桂园为扶贫到底下了多少功夫,以及背后的那些美丽动人故事。

  老村长们 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真扶贫、扶真贫,这是最难的。碧桂园在结对帮扶的9省14县共选聘140名德高望重的“老村长”作为集团扶贫“公益岗”,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激发建档立卡户内生动力,全方位协助碧桂园扶贫人开展惠民实事等帮扶工作。

  5月以来,碧桂园集团发起“老村长”百日攻坚行动,关注“难中难,困中困”,聚焦刚刚脱贫不久的以及尚未脱贫的深度贫困户,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走访入户,送生产农资、推荐参加技能培训、推荐就业、提供奖助学金等,做好防返贫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5月至今“老村长”百日攻坚行动在全国开展超160件帮扶惠民实事,助力14个结对帮扶县的1400户深度贫困户增收。

  龙泉镇荒山村的前任村书记马保山就是其中一员。

  马保山在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威信,所以,他被全村推荐成为了碧桂园扶贫工作队编外“公益岗位人员”,身为党员的他从2019年底就任碧桂园“老村长”至今,作为致富带头人吸纳众多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先后在村里协助开展新冠肺炎防疫、配合入户调研及碧桂园帮扶项目宣传等工作。

  为了能够让村里的贫困户增收,改变传统种养殖观念,马保山和碧桂园驻村工作队定期来到帮扶对象家里进行政策宣导,“大家要用好党的政策,抓住养殖红利,要算清楚养殖帐,发羊财,千万要注意定期防疫做好监测,保障咱们东乡羊的优秀品质。”在为大家宣传最新政策的同时给父老乡亲找路子,践行入党时的承诺。

  2020年4月初,在碧桂园集团开展“百日攻坚”活动中,马保山凭借自己对村内贫困家庭情况的了解,第一时间将马中明、马如保等几户家庭的情况,告知了碧桂园驻荒山村工作队的张宗玺。

  马如保家生活条件艰苦,且缺乏内驱动力,只能靠种植收入来维持家用。经过驻村工作队员和马保山的多次劝导,鼓励其参与东乡羊养殖,马如保仍有较多顾虑,担心不好卖。

  马保山当机立断地说:“只要你答应养,剩下的事儿我帮你想办法!”马如保这才答应参与到合作社养殖产业中。5天后,2只种羊送到了,马如保迎在他家门口忙着收拾羊圈,为这些特殊的“宝贝疙瘩”寻找合适的居所,开心地说道:“有了这些种羊,今年我家又能增添8只小羊崽子了,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其实,马保山只是“老村长”团队中的一个缩影。截至2019年4月,碧桂园帮扶的各县共计140名“老村长”开展了入户调研、入户宣讲、入户慰问帮扶、宣传引导、协助落地和推进扶贫项目等工作,累计帮扶覆盖3600人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碧桂园在结对帮扶县选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返乡扎根创业带头人,由集团提供“设基金、建工厂、造品牌、送技术、拓市场”等全方位的服务,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目前,碧桂园通过实地走访、乡镇政府推荐等方式,在9省14县已惠及10000多名返乡扎根创业青年,支持其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手工作坊等市场主体,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农村一二三产业,间接带动近40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增收脱贫。努力做到重点帮扶一人,广泛带动一群。

  碧桂园积极开展探索以消费扶贫为重要途径的产业扶贫模式,把乡村的自然生态资源、特色文化资源、特色农产品(000061,股吧)资源等稀缺宝贵资源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从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通过“社区+消费扶贫”利用主业优势发动全国约150万户业主参与。截至2020年9月,碧桂园发起的“社区的力量”助力销售额274.6万元,销售广西芒果7.3万斤,江西黄桃2.2万斤,陕西贝贝南瓜3万余斤。

  同时,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利用电商平台、邀请明星直播带货等助力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520我爱您消费扶贫节”,邀请中国男篮主教练杜锋、“淘宝第一主播”薇娅作为推广大使,联动各省开展直播带货活动超67场,总观看人数超2407万人次,助力销售近60万件,销售额约3011万元。首创“消费扶贫月”倡导以购代捐,并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招募消费扶贫代言人,2020年完成54场带货直播,累计直播总观看量406万人次,带动扶贫农产品销售总量218万元。

  截至目前,集团消费扶贫已累计转化31个帮扶县314款特色农产品,销售金额约1.5亿元,累计帮助超11.2万名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碧桂园通过产业扶贫的帮扶,照亮了每个当地村民的脸庞。

  还记得和讯房产曾近距离走访广东省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时,当地村民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彼时,和讯房产在由废弃小学改造而成的中华黑豚养殖基地看到,全身乌黑的黑豚分布在不同的水泥池子里。照看黑豚的工作人员就是当地贫困户。养殖人员开心地说,“黑豚不愁卖,有专门的企业以保底价回购。最初只有1800多只,现在一共有3000多只了。每月自己的收入也有保障。”

  东乡达坂镇舀水村的妥梅香,通过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未来。今年22岁的她是当地少有外出打工、见过世面的的东乡女性,2013年曾在广东打工,2015年因父亲患重病返乡,2018年成为第一批参加碧桂园绣娘培训的95后学员,也是土本土商贸有限公司核心的团队成员。“以前没有工作,想买化妆品都是向老公要钱,感受不好,想通过自己双手赚点零花钱。我现在买衣服、化妆品,自己想吃什么,都是用自己的工资买。”妥梅香说这是她通过刺绣赚得工资后的最大感受。

  目前她每个月能通过刺绣手艺拿到2000多元的薪酬。自立让她在生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她有了更多更美好的想法。当聊起有没有心愿时,妥梅香腼腆地笑着说,“大家都知道我们东乡的刺绣在起步阶段,我们都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帮助把我们的作品带到全国各地,我希望能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刺绣能力,生产出更多好看的东乡刺绣作品,让大家都喜欢,让东乡刺绣走出去。如果有机会,也希望像马萧萧(本土刺绣工坊创始人)一样厉害,开间刺绣合作社,带动更多东乡妇女一起做,不用外出也都有收入。”

  润物于无声的力量

背后的故事:碧桂园为扶贫到底下了多少功夫?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多年来,国家积极扶持和鼓励各级教育办学,并于2010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碧桂园集团重视教育扶贫扶智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根本性作用,十余年来通过创办免费学校、设立教育助学基金、乡村教师培训等举措,春风化雨,改变了无数寒门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

  在教育扶贫上,碧桂园集团早在1997年就开始扶贫项目。1997年4年,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以母亲的名字成立仲明基金会,每年资助一批优秀的贫困大学生。20多年来,碧桂园还通过创办3所免费学校、设立24个专项教育助学基金、乡村教师培训等举措,改变了逾万名寒门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

  2002年,为了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碧桂园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面向全国招收家庭生活贫困、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学生从报考开始,直至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博士毕业,学习、生活、交通等一切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

  碧桂园还开办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由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3亿元资金建设,建成后能容纳2000名学生就读,学校坚持公益属性,将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一切费用,以帮助其掌握就业技能,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依托碧桂园集团产业资源,通过人才共育机制,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今年学校首开物业管理、汽车美容与装潢、建筑工程施工、会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6个特色优势专业。

  教育总是于无形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大学生张璟蕊返乡参与职教扶贫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22岁的张璟蕊是土生土长的东乡人,家住东乡县唐汪镇马巷村,今年刚毕业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回到家乡当老师。聊起这样选择的原因,她说,“在念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很关心我,那时候就觉得教师是一个特别神圣的职业,悄悄埋下了一颗教师梦的种子。”

  2020年9月学校迎新当天,张璟蕊忙着给学生们办入学手续,“终于可以见到他们,但也有点紧张,毕竟也是第一次当老师,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站在讲台上,心情紧张与开心并存。”近些年来,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控辍保学措施,东乡姑娘有了上学机会,但仍有很多女孩初中毕业后早早嫁人,走上母辈的老路。但张璟蕊的父母非常看重对女儿的教育,并且要求她一定要把大学念完,用学到的知识回馈社会。

  “当时县人社局发来国强学校的招聘通知,我就报名了,很幸运顺利入职国强学校,来到这里可以任教跟我专业对口的学科,完成教师梦想同时回馈家乡,以一己之力为这边孩子贡献一份力。”谈起任教于国强,璟蕊总是用“幸运”一词来形容自己。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张璟蕊也有她的思考。国强的学生都正值叛逆期,她更希望学生学会“先做人,再做事”,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而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碧桂园集团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及实现就业为导向,结合当地群众意愿,为贫困户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实现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帮助其掌握致富门路和技术。

  比如,在四川大凉山,碧桂园积极组织昭觉县三河村和署觉洼五村贫困户参加粤菜师傅培训,帮助贫困学员掌握一技之长,并推荐其就业。目前共组织了3期,合计培训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80%以上,学员就业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碧桂园和顺德厨师学院的渠道举荐合格的毕业学员去广东就业,学院薪资相对较高,可保障贫困户稳步脱贫。二是通过帮助其就地创业,对有创业意愿的学员,帮助其开立饭馆,提供设备,提供创业指导。三是在碧桂园的旅游扶贫产业就业。

  曲木子果是三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曾经在深圳电子厂务工,听说村里在做乡村振兴,就辞去了工作,一心想投入家乡的建设。她参加了碧桂园在昭觉县举办的粤菜师傅培训,学会了80道菜的制作方法,她说:“结合学习,想改良彝族餐,发展特色餐饮,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从2019年至今,碧桂园开设的“粤菜师傅”培训班在顺德厨师学院等地开办了66期,吸引广东、广西、四川等14个省份3337人参与,110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

  再比如,2018年6月起,碧桂园在广西大化县驻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4+X”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项目,在当地开展就业培训等,惠及建档立卡户3699户17310人。

  每一个故事,似乎都在诉说着“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句话背后的深层次意义。这并非一朝一夕炼就而成,而是一步步踏实做出来的。

  正如碧桂园相关负责人说的那样,自2018年开始,自碧桂园把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便开始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工作,碧桂园是在用企业管理理念做扶贫。具体来说,一是要创新可造血的扶贫方式;二是要探索可复制的扶贫模式;三是要构建可持续的扶贫机制。这正是碧桂园一直以来坚守的初心。

  后记

  碧乡,一个美丽的名字。诞生于2017年,隶属于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脱贫增收为使命,致力于成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身体力行者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领域的领先企业。

  碧乡,有着严格的自我要求。比如,他深入挖掘碧桂园集团结对帮扶9省14县的扶贫农产品。由200名专职扶贫人严格筛选原产地优质农产品,经过专业团队匠心研发,为社会提供匠心、优质、健康的扶贫产品,通过“一品一码”实现产品可溯源、扶贫可追踪。汇聚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电商平台、产品展会等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倡行“以购代捐”,打通消费扶贫的最后一公里,让贫困户看到脱贫增收的希望。

  数据显示,碧乡连续两年结合消费扶贫月、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累计销售扶贫农产品超1.2亿元,链接帮助超11万名贫困户增加收入。

  2020年11月26日,在和讯网举办的第十一地产金融创新峰会现场【公益直播间】,由碧乡提供的助农产品将出现在线上【直播带货】环节,届时,你可以看到碧桂园这些年的扶贫公益成果。

背后的故事:碧桂园为扶贫到底下了多少功夫?